Thermaltake曜越 G6 開箱實測|賽車模擬器實測系列
Thermaltake曜越 G6 開箱實測
今天要為大家開箱的是Thermaltake 曜越科技進軍模擬器市場的首發基座Thermaltake - G6直驅方向盤
與G6同步,曜越科技也推出了一系列的周邊,GR300系列座艙、螢幕架、GM5 3DOF動態模擬系統等等,讓玩家依照需求搭配選購,原廠也有跟我們透露未來有計劃推出更進階的基座。
而G6不單單是曜越科技正式進軍賽車模擬器市場的第一款直驅基座,從產品數據、規格、價格等等方面,很明顯想與MOZA R5競爭入門模擬器市場,由此可見曜越想搶佔模擬器市場的野心。
那我們話不多說馬上進入開箱環節,文中也會與競品R5來做對比,給有興趣購入的玩家最完整的資訊,來幫大家看看G6實際遊戲體驗如何吧!
Thermaltake曜越 G6 內容物開箱

G6套裝內包含,6nm基座、13吋方向盤、三踏板套裝、桌夾,基本上與競品R5相差無幾,與R5相同玩家只需要將基座踏板連接電腦就可以開始遊玩;
但在這邊值得一提的是G6套裝內就包含離合器踏板,而R5則需要單獨購買。
Thermaltake曜越 G6 實測心得

G6基座
曜越 G6提供最大6牛頓米的扭矩,是非常適合入門及輕度玩家的規格,搭配桌夾就可以直接使用,不需要額外搭配車架等等周邊,6牛頓米的扭矩可以提供足夠的遊戲體驗,也不需要擔心基座扭力過大,桌面無法承受。十分適合有空間限制的玩家,或剛打算入門,先買這類型套裝試水溫,有興趣想升級再二手賣掉,升級整套車架等等周邊。
這次G6我們一樣使用 AC(assetto corsa) 作為試玩測試平台,6牛頓米的扭矩搭配13吋的盤面,回饋力道雖然稱不上強勁,但確實能讓玩家明確地掌握車輛動態;而在車輛在極限邊緣時的細微滑移、輪胎變形、車身G值累積上等等,力回饋細節的部分就是這類入門基座的弱項了,雖然說還是可以透過驅動裡的調整來稍微凸顯,比起進階(10牛頓米以上)的基座確實還是會稍顯不足,但這些小缺點也都不影響G6身為入門基座確實是一個不錯的選項。

G6盤片
曜越 G6搭配的是13吋的D盤,比起R5的ES盤面,造型上是多了一些巧思,盤徑上也稍大一些,按鈕的部分G6提供12顆自定義按鈕、一個搖桿、磁吸換檔撥片、離合器撥片及10顆可自定義LED燈帶,
除此外,G6比起R5在入門盤面就給到了磁吸撥片,以及手離合,可以說是用料滿滿、誠意十足。

G6踏板
曜越 G6搭配了霍爾感應式三踏板,實測過後,我們強烈推薦搭配煞車增強包使用,在加裝煞車增強套件前腳感確實略嫌空虛,重煞時或循跡煞車都不容易控制,但加裝了增強套件後確實讓腳感確實許多,能夠更精準的控制入彎時的煞車力度,也能更穩定的釋放煞車,過渡車輛重心。
Thermaltake曜越 G6與MOZA R5如何抉擇?

這個問題其實很難回答,如果大家真的在這兩款入門直驅之間猶豫,我們建議大家可以參考看看我們為大家準備的對比表格
項目 | 曜越 G6 | MOZA R5 |
---|---|---|
最大扭力 | 6 Nm | 5.5 Nm |
盤面大小 | 13 吋(約 330 mm,D 型) | 11 吋(約 280 mm) |
超轉燈(RPM 指示燈) | 有(10 顆可自訂 RGB) | 有(10 顆,可於 Pit House 調整) |
磁吸撥片 | 有(磁吸換檔撥片) | 無(原廠 ES 為一般機構,可改裝磁吸) |
離合器撥片 | 有(雙離合撥片) | 無(ES 盤無離合撥片) |
可自定義按鈕數量 | 12(另有 2 旋鈕+五向搖桿) | 22 |
離合器踏板 | 有(三踏板:油門/煞車/離合) | 無(SR-P Lite 為雙踏板,可另購離合套件) |
老實說,我們認為在單純駕駛上的區別並沒有到非常大,但許多細節上,確實看得出來曜越的用心,並沒有因為G6是入門產品就敷衍了事,玩家的痛點都有認真的了解,並且給出了許多好料。
更接近實車的盤徑,手感100分的磁吸撥片、不需額外購買的離合器踏板、對於非壓感式踏板的腳感問題也推出了增強套件,搭配使用後也確實讓體驗大大加分。
不敢說G6是最好選擇,但我相近在這個價位區間,G6絕對不會是後悔的,也十分期待曜越在後續高階產品線的表現!
- Thermaltake 曜越 G6 那裡買:點我
- Thermaltake 曜越 全系列商城:點我
- KWS模擬器套餐:點我
品牌與售後保障
KWS 人人有車練模擬器為 Thermaltake曜越合作經銷,提供產品諮詢、售後保固、現場體驗與支架搭配建議,購買更安心。